产业招商

产业招商

NEWS CENTER

  工业大市揭阳加快建设产业强市、和美揭阳★。去年,揭阳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达产★★、完成年产值超1100亿元。在揭阳石化带动下★★★,近两年★,揭阳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该市提出全力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实施绿色石化延链扩能★★、海洋经济聚链成群、服装制鞋固链优品、五金机电强链提质、食品产业组链建标★★、大健康升链育新、物流电商融链增值★★“七大工程”。

  河源市提出★★,要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为契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全域全面★“融湾”★“融深★”。深河产业合作园已建设水经济产业园、深汇通南山产业园★★、深河创谷产业园★、创智产业园以及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和水饮料与食品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去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0%★★。

  粤北韶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唯一的数据中心集群★,算力产业异军突起★★★。韶关提出★★★,加快培育壮大大数据、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目前韶关引入22个智算中心项目,总投资621亿元,已建成6.74万标准机架、形成5★★.06万P智算承载能力,建成10条连接大湾区城市的400G全光运力网★★,★“大湾区数据、韶关计算★”正成为现实。

  粤东汕尾锚定“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发展定位★★★,以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为牵引★★;阳江提出锚定★★“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战略定位,构建与大湾区相融通的湾区经济、快联通的交通体系、同标高的营商环境★★;云浮坚持★★★“东融湾区、西接RCEP”策略,不断强化融湾“桥头堡★”枢纽功能★、广东“西大门”门户功能★★★、★★★“西江经济带★★”联动功能★★,构建对外对内双向开放新格局。

  汕头提出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培育壮大“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让新动能蓬勃发展、旧动能焕新升级。潮州提出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现代轻工业重镇”★,引导企业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上下功夫★,布局发展智能卫浴★★★、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去年以来,粤东西北地市及相关县实现在广州★★、深圳及珠三角地市建设“反向飞地”全覆盖。其中,汕尾在广州和深圳共设6家“反向飞地”,累计入驻企业(创新团队)共169家★★★,助力汕尾119家企业在深圳、广州设立技术创新中心,成功孵化创新团队回汕尾落地注册公司51家,直接和间接招引落地项目额近100亿元。

  粤北农业大市清远提出以工业思维、系统思维做大做强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其中★,清远鸡★、麻竹笋综合产值已突破百亿元。作为区域性文旅龙头,清远长隆于1月25日试营业★★,以长隆为龙头★★,清远加快形成南部“长隆+北江生态”、北部★★“国家公园+壮瑶风情”千亿级旅游产业格局★★,打造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

  粤东西北如何加快发展?各市市委全会均提出以珠三角对口帮扶为纽带,将服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接受大湾区辐射带动。

  粤东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汕头提出要特色化发展县域经济、全方位推进风貌提升、多形式汇聚各方力量。该市实施★★★“一县一策”,发挥各县(区)在玩具创意、现代农业、海上风电、纺织服装、文旅商业等产业上的优势,全面提升聚人、聚商★★、聚产能力。潮州以★★★“一镇一策★★”推动产业升级,高水平推动“糖果小镇”以及相关镇的陶瓷、卫浴★★、智能茶具★、盐焗鸡、牛肉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粤东西北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很大潜力★★★!★★”燕雨林认为,粤东西北拥有土地、生态★★★、海洋等资源,各地正在发展的算力、新能源★★★、低空经济等产业均是依托当地资源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因此粤东西北要坚定信心,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积极引进新技术,将自身绿色资源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催生出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

  广清合作是粤东西北融湾发展的一个缩影。广州清远接壤★★,也是对口帮扶协作关系,清远与广州对接合作有天然优势★★★。清远提出要纵深推进广清一体化★★,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作为广清产业合作的主战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至今累计引进项目732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在此带动下★★,去年前11月,清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增速居全省第一。

  ★★★“粤东西北的县域经济相对较弱★,但仍有自身发展优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专家智库专家委员林辉煌建议粤东西北要聚焦自身农文旅资源★★,积极谋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市应加大粤东西北县域教育医疗保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全省来看,粤西、粤东海洋资源突出,省里在粤西★★★、粤东布局了风电★★★、石化、钢铁等大项目,这些多由央企★、国企来开发运营,可以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让这些产业发展更多惠及县域。★”林辉煌建议★★。

  位于茂名高州和茂南交界处的金山、金塘、石鼓三镇★★★,新的产城融合带正在崛起,临近春节,位于高州金山街道的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高州片区厂房仍在加紧建设,不少项目已投产★,茂名借机规划金(山)金(塘)石(鼓)产业带★★★,加大镇域基础设施建设★★,以产城融合理念打造城镇发展新亮点。

  在韶关新丰县★★★,低空经济也在起飞。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项目一期建设已近尾声,该项目占地面积约8600亩,将打造成兼容传统汽车★★、智能网联新能源车、无人驾驶汽车、飞行汽车综合性试验场的试验中心。目前★,该项目已获批使用附近上空空域约50平方公里开展业务探索,来自广汽的飞行汽车曾在该试验场开展飞行调试。

  粤西湛江★★、茂名、阳江以石化、钢铁、风电等临港产业见长★★★,三市均以“链式思维★★”推动主导产业集群成链发展。

  如何激活县镇村发展更强动能?如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何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南方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市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算力、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增强县域发展动能★★★,努力在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上展现粤东西北更大作为。

  南方日报记者 张俊 刘稳 刘栋铭 汪旭莹 范永敬 陈国飞 林露 李娇 崔洪铭 王嘉豪

  谋定而动★★,奋楫争先。近段时间,粤东西北12市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陆续召开★★,为新一年的高质量发展谋定了方向和路径★★。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燕雨林认为★★★,粤东西北地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融湾是必经之路。“粤东西北仅靠内生发展动力,较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当地还是以传统产业居多,产业升级要靠大湾区的外溢带动★★,也要向大湾区借智借脑。”燕雨林建议粤东西北各地市要在交通融湾、营商环境融湾★★、产业融湾上持续发力,立足自身优势,借助大湾区力量加快自身发展★。